您现在的位置是:探客的实验室 > 热点

"班规背后的魔法:一位班主任用规则唤醒学生自律的暖心故事"

探客的实验室2025-11-05 05:15:30【热点】9人已围观

简介当李老师接手这个全校闻名的"问题班级"时,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训话,而是和学生共同制定班规。这个看似简单的教育故事,却揭示了规则教育的深层智慧——班规从来不该是冰冷的条文,而是师生共同编织的成长契约。班

当李老师接手这个全校闻名的班规背后班主"问题班级"时,她做的魔的暖第一件事不是训话,而是法位和学生共同制定班规。这个看似简单的任用教育故事,却揭示了规则教育的规则深层智慧——班规从来不该是冰冷的条文,而是唤醒师生共同编织的成长契约。

班规制定的学生心故艺术:从对抗到共建

开学第一天,李老师带着空白海报纸走进教室。自律"我们来玩个游戏,班规背后班主"她晃了晃手中的魔的暖彩色便签纸,"写下你理想中班级的法位样子,还有最讨厌的任用班级行为。"学生们半信半疑地参与,规则有人写"互相尊重",唤醒也有人写"讨厌被嘲笑"。学生心故当所有纸条贴满海报时,李老师用红笔圈出重复率最高的十条——这就是初三(2)班第一版班规的雏形。

意想不到的规则诞生记

最令人惊讶的是第三条班规:"午休时间可以小声讨论功课"。这条由"话痨"小张提出的规则,原本遭到其他同学反对。但经过辩论,大家发现适度交流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。这种参与感让学生们对班规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认同,连总在课堂上插话的小张也开始自觉控制音量。

班规教育的蝴蝶效应

两周后的晨会上,李老师收到学习委员的纸条:"能不能加一条'主动帮助落后的同学'?"这个提议源自于班规中"互相尊重"的延伸。当规则从外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求,教育真正发生了。期中考试前,这个曾经纪律涣散的班级,竟然自发组织了"难题攻克小组"。

学期末的班规修订会上,学生们删掉了五条已经内化为习惯的规则,新增了"保持教室绿植生机"等充满温度的条款。李老师在日记里写道:"班规不是绳索而是指南针,当学生开始为集体制定规则时,他们已经在学习如何做社会的主人。"这个关于班规的教育故事证明,最好的纪律教育永远是唤醒而非驯服。

很赞哦!(214)